|
沙發

樓主 |
發表于 2021-8-30 08:56:23
|
只看該作者
《中國民間故事》整本書閱讀指導教案
內容簡析: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,每一個民族,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間文學。中國民間故事是中國勞動人民共同創造和擁有的精神財富,它口口相傳,生生不息。是民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。《中國民間故事》像中國歷史一樣源遠流長,與中國文化一樣絢麗多彩。它是廣人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,承載著人們對真善美的夢想,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、深厚的民族情感,作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有著永恒的藝術魅力,也包含了豐富的想象力。中國民間故事蘊含著英雄主義、樂觀主義、人道主義等崇高的思想與美德,給人以知識、教誨、鼓舞和希望。對青少年讀者來說,閱讀中國民間故事,閱讀《中國民間故事》,對傳承民族文化、啟迪智慧、拓寬文化視野有著積極有益的作用。
教學目標:
1.通過閱讀,指導學生學會讀懂民間故事。
2.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民間故事的特點,讀懂民間故事及道理。
3.通過閱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。
教學重點:
明白民間故事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,掌握閱讀民間故事的方法。
教學過程:
一、激趣導入
1.出示名言:對于每一本書,都必須學會閱讀。 ——帕斯卡
帕斯卡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對于每一本書,都必須學會閱讀。”(指名讀,齊讀)如此可見,掌握好的讀書方法至關重要。
2.從一年級到現在,我們曾徜徉在童話世界中,也曾遨游在神話故事和寓言故事中。那么你們是怎樣來閱讀這些書籍的呢?
是呀,讀一本書,我們首先要知道書中寫了什么(板書:寫什么),還要知道作者是怎么寫的(板書:怎么寫),最后悟得作者為什么這樣寫的(板書:為什么寫)。
3.今天我們仍然用這樣的方法來閱讀一本新書:(出示:《中外民間故事》)。說到民間故事,你們讀過或知道哪些呢?
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。所謂民間故事就是流傳在民間的故事,是勞動人民創作并傳播的、具有虛構內容的口頭文學作品,人們人人相傳,代代相傳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們文學世界中的一塊瑰寶。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民間故事,感知民間文學的獨特魅力。
二、指導閱讀
1.讓我們打開書先來瀏覽目錄,了解一下這本書中都有哪些故事呢?咱們一起選擇一篇民間故事讀讀好嗎?(共同選擇一則民間故事)在這篇民間故事中會寫些什么?又是怎么寫的?為什么這樣寫呢?
2.師生共同閱讀一篇故事《木蘭從軍》。
提示:像以往讀書一樣,不動筆墨不讀書,可以邊讀邊圈圈畫畫,或適當做些批注。
出示要求:
通過閱讀,我知道這個故事寫了什么?故事是怎樣寫的?先寫?再寫?最后寫? 為什么這樣寫?是因為?
讀后在小組內可以先交流一下。
3.交流:
(1)你讀懂了書中寫了什么?木蘭為什么要從軍?她克服了哪些困難?從哪些地方看出她沉穩機智?
(2)通過剛才的閱讀,你明白作者是怎樣寫出這個故事的呢?
師相機板書:起因 經過 結果
(3)那么為什么這樣寫呢?
通過剛才的閱讀,從中你能體會到民間故事有什么特點?
(4)在剛才的閱讀中你最喜歡的或印象最深刻的語句有哪些呢?
出示:其中我最喜歡的或印象深刻的語句是哪一句?說說理由。
同桌先交流,再集體交流。
說明:在平時的閱讀中我們可以多讀讀這些好句子,也可以摘錄下來,做讀書筆記。
4.小結方法: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應該怎樣來閱讀民間故事呢?(指板書小結)對于好詞好句我們還要多加品讀。
5.剛才我們所讀的是一篇中國的民間故事,現在咱們再來閱讀一篇外國民間故事。
閱讀《桃太郎的故事》,讀后交流。
三、鼓勵讀書。
通過對剛才兩篇民間故事的閱讀,你知道如何去閱讀《中外民間故事》這本書了嗎?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怎樣做呢?(對于好詞好句不僅可以好好品讀,還可以——摘錄,做讀書筆記。讀后可以與同學、家人講一講所讀的故事,交流獲得的知識,集思廣益。也可以寫一寫讀后感想。)課后就讓我們行動起來,讀好這本書里的其他故事,有興趣的同學在讀后還可以自己創作民間故事。在讀好整本書后,我們再舉行一次匯報交流活動,相信大家的閱讀與交流會更加精彩!
|
|